轰-6K型轰炸机
轰-6K型轰炸机是在轰-6轰炸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型远程轰炸机,也是我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轰-6K具备远距离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打击能力,最大载弹量可达15吨,既可挂载6枚“长剑”-10巡航导弹或KD88空地导弹,又能携带20枚500公斤级卫星或激光制导炸弹,作战半径3500公里,可打击4500公里外的地面固定目标,有效提高了单机和单次火力攻击密度。
歼-20型战斗机
歼-20型战斗机,是我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是我国第一型第四代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超视距作战、高超机动性以及隐身能力,总体水平与美国F-22战斗机和俄罗斯T-50战斗机相当。歼-20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它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我国最先进的新型空空导弹。
歼-31型战斗机
歼-31型战斗机,是我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双发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歼-31采用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式布局,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配置内埋武器舱,综合作战效能优异,具有高生存力:低雷达可探测性、低红外辐射特性、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低易损性设计;多任务能力:强大的目标探测和外部信息综合能力、优异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对地和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适应复杂气象条件和广地域使用能力;优异的综合保障能力;高性价比。歼-31于2012年10月31日成功首飞,于2014年11月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并进行飞行表演。
武直-10武装直升机
武直-10武装直升机,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研发,并由哈尔滨飞机公司负责设计规划的专用武装直升机,也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配备一座旋转式机炮塔,机体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反坦克导弹以及空空导弹,采用串列双座式设计,在设计上符合西方专用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特征,总体水平相当于欧洲“虎”式攻击直升机。武直-10于2003年4月29日首飞,于2012年11月正式加入现役,开始列装陆军航空兵部队。
武直-19武装直升机
武直-19武装直升机,侦察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直升机,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其设计源于武直-9,采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设计。武直-19最大起飞重量4500公斤,最大飞行时速305公里,可挂载“红箭”系列对地导弹和“天燕”-90对空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