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盛世体苑!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司马法
2024-09-26 16:45:15 476
  • 收藏
  • 管理

    《司马法》


    司马是中国古代职官名称。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司马就是掌管马匹、战车的军职,地位越来越重要,后来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从字面上看,中国古代的国防部颁发的军事条例为“司马之法”,即“司马法”。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军事思想,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司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因为姜太公曾经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司马法》实际上是多人编撰的成果,版本众多。《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法》流传至今,亡佚很多,仅存五篇,3000余字,分别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它保存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军制、军礼、军法等思想,阐释了春秋时期兵家的主流观点,提出了很多有创见的思想。

    《司马法》提出了“相为轻重”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的重要意义。“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 《司马法》将战争中的诸多因素抽象为“轻、重”两个对立统一的因素,认为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转化。

    《司马法》提出了以仁义为本的治军思想。它把“仁”作为战争的最高目标。对民施仁,就是吊民伐罪,不误农时;对部下施仁,则是关心爱护。

    《司马法》不仅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还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赏罚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高度发展,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色诺芬之《远征记》 下一页:空军的编成
    
    全部评论(0)
    0


    电话
    13366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