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锻炼方法
一、身高标准体重
此项测试主要是以体形的匀称度来评分。大学生已进入身体发育的后期,身高基本定型,但体重是可以通过锻炼和饮食来控制的。对于体重超重(肥胖)者来说,一是要加强有氧体育锻炼,二是要适当地控制饮食。对于体重过轻者来说,要多参加一些力量性练习,如健美运动,再加强营养的摄入。
二、1000米跑(男子)、800米跑(女子)
1000米跑(男子)、800米跑(女子),用于评价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耐力是指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对抗疲劳的能力。 经常进行长跑、足球、篮球、游泳、滑冰等项目的锻炼能够明显地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三、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密切,故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肺活量大小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分时采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来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长跑和游泳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最好锻炼项目。在游泳时,人的胸廓要受到12—15千克的水的压力,呼吸肌要不断地克服水的压力,经过长期锻炼,呼吸肌就逐渐变得强壮有力,呼吸功能也可以大大提高,呼吸有力,胸围呼吸差增大,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
四、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测试爆发力的项目,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大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程度。
立定跳远属爆发性运动项目,要求肌肉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要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不仅需要两腿结实有力,而且对腰腹肌力量和两臂的协调配合要求也很高。负重半蹲起、连续蛙跳、快速仰卧起坐、短跑等练习,可以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五、坐位体前屈(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损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提高柔韧素质的方法如下。
1.动力性拉伸法
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肌肉、关节、韧带被拉长。又分为被动练习和主动练习,前者是他人帮助拉伸,后者是自己控制拉伸。
2.静力性拉伸法
通过动力拉伸到一定程度时暂时停止不动,使肌肉、关节、韧带得到持续拉长的机会,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进行韧带练习时一定要先热身,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肌肉疲劳时不能做韧带练习。
六、50米跑
50米跑是短距离速度项目,对腿部肌肉爆发力要求较高。练习方法有高抬腿、后蹬跑、上坡跑以及60米加速跑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