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攻手。主攻手是在靠近标志杆的位置进攻的球员。由于大多数传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长的助跑,有时甚至从边线外开始助跑。在进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强力扣杀得分,但有时也要求以斜线助跑和快攻来扰乱对方的防守。主攻手还需要掌握一传技术,因为在对方发球时他们通常作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传点。惯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4号位(前排左侧)进攻,相对的,惯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2号位(前排右侧)进攻。
2.副攻手。副攻手是经常在靠近二传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员。副攻手专职拦网,因为他们必须阻挡来自对方副攻手的快攻,并且需要从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以组织双人拦网。通常副攻手是队中最高的球员,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术。
3.二传手。二传手的职责在于组织全队的进攻,他们负责在二传时将球送至让攻手最适宜扣球的位置。二传手必须有能力和扣球队员组合出多种变化以破坏对方的防守。移动快速、传球精准是一个二传手的必备素质。一位好的举球员可串起全队的攻势,并且必须相当了解队上各攻击手的特性与习惯,在比赛中更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与思维,另外,在某些时候二传手也必须扮演攻击手角色,所以除了练习举球技巧外,二传手也必须具备些许长球攻击能力,所以一位优秀的二传手的训练与养成也是相当辛苦的,因此一个好的二传手是整支队伍的灵魂。
4.自由人。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发球和扣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队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好的一传技术。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网前进攻或防守(规则不允许),可以由一传技术好的矮个子球员胜任。在比赛中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但两次的替换之间必须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换下场者将其替换下场。替换的时间必须在裁判吹哨示意发球前做更换。特别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赛中的两次上场可以替换不同的球员。每一局开始前,自由人不得先进场,必须等第二裁判核对先发球员后才可替换进场。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换人最多不得超过6人次。
1.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5秒钟内,将球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如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则被认为是一次发球试图。在发球试图后,第一裁判员应及时鸣哨允许再次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再次鸣哨后的3秒钟内将球发出。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在每一次发球时都允许有一次发球试图。
2.网下穿越。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在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地。
3.触网。新规则规定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所谓无试图击球,意指已经完成了击球动作和击球试图。如完成扣球动作或掩护扣球动作之后,偶尔触网则不算犯规。
4.进攻性击球。进攻性击球指除发球和拦网外的其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当球的整体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到对方队员,则完成了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后排队员则允许在后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如果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在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5.拦网。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触及到球的拦网行动则完成了拦网。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后排队员不得完成拦网。如后排队员将球拦回,则为犯规。如拦球到本方场区,则为本队的第一次击球。前排队员的拦网触球不算作本队的一次击球,因此本队拦网后还可以再击球三次。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影响对方击球,过网拦网触球应在对方队员完成进攻性击球之后。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球迅速而连续地触及一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
6.比赛中的击球。规则规定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如果队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则判为持球。
1.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1局。
2.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3.在决胜局(第五局)的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